一、祖冲之与圆周率
祖冲之(429-500年)南北朝时期数学家,以精确计算圆周率闻名。他在刘徽“割圆术”基础上,通过反复演算,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,得出约率(22/7)和密率(355/113),其中密率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的分数。
二、华罗庚的自学传奇
华罗庚(1910-1985年)出生于贫寒家庭,初中时因数学天赋被老师发现。尽管家境贫寒且多次因病辍学,他仍坚持自学数学,最终在《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》一文中展现深厚功底,被清华教授熊庆来邀请至校任教,成为数学界泰斗。
三、苏步青的数学启蒙
苏步青(1913-2005年)浙江籍数学家,少年时因家境贫寒无法上学,但通过放牛时观察自然现象,结合《三字经》《百家姓》中的数学思想,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。后经父亲支持进入私塾,终成国际知名数学家。
四、其他数学家故事
苏祖善:祖冲之父亲,以“步青”为名激励子女求学,后子成为数学家。
熊庆来:发现华罗庚论文后,力邀其至清华任教,开创数学教育新局面。
这些故事展现了我国数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追求科学真理的坚韧精神,既有祖冲之的刻苦钻研,也有华罗庚的自学成才,以及苏步青等人的创新精神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